
各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附件1)精神,我校可向市教委推荐案例1项,现将案例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标
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主要征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1.教育语料库:基于教育场景需求建设的各学科专业类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的自主可控高质量多模态语料库,包括慕课、数字教材、学术资源、课堂实录、实验操作视频、学生管理数据、教师发展数据等。
2.教育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关联学科知识点、能力图谱映射技能层级、素质图谱整合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指标,支撑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及精准教学评估。
3.教育领域垂直模型:融合各学科专业教育资源教育数据,构建基座大模型并进行本地化部署,通过语料清洗和指令微调,实现个性化场景需求。
4.数智化实践教学:打造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基座:构建虚实融合的实践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准复现工程实践场景,结合AIGC生成虚拟仿真实验任务,实现多态交互实践。
5.教育智能体: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与评价,为学生提供实时互动的伴随式学习支持与精准化学习反馈,开展个性化教与学,支撑智能化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
6.算力平台:以国产算力或国内外混合算力平台为核心,搭载智能计算引擎,同时兼容公有云弹性扩展与私有化部署模式,形成自主可控的全栈算力解决方案。
7.其他教学模式创新场景:其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的场景。
二、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等教育教学单位。
2.案例应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能充分体现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3.申报案例应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显著效果,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4.推荐案例数量不超过1个。
三、申报要求与推荐程序
1.申报要求:申报单位需组织填写《“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推荐信息汇总表》(附件2),《“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书》(附件3),录制3分钟以内案例展示视频(视频格式仅限MP4格式,该视频建议在确定推荐的时候再拍摄制作)。申报材料要求描述详实、重点突出、表述准确、逻辑性强。
2.材料报送:各申报单位推荐案例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个,于2025年6月16日12:00前将电子申报材料(附件2、附件3)发送至邮箱:chenming@bjut.edu.cn,过时不予受理。
3.评审推荐: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教育部、市教委相关要求择优推荐典型案例,经学校审核后,将通知相关申报单位组织相关人员通过申报系统在线提交申报材料和案例展示视频。具体报送方式另行通知。
联系人:陈明,联系电话:67396038
教务处
2025年6月12日